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WE ARE LIVING


一年前出現前一篇文章
一小時以前才傳送教材的連結給家長
現在的心情
卻是得意又後悔




活著
不是為了會算術
不是為了會寫字

活著
就是為了
好好活著
愛自己
也愛別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0rxydSolwU&list=RD_Y7bPKURC0A&index=9
Director: Noble Jones Idea Inspired by Sophie Muller Producer: Taylor Vandegrift, Joseph Uliano Production Company: Wondros To learn more about Cystic Fibrosis or to make a donation to CF research, visit: http://www.cff.org Special Thanks to Children's Hospital Colorado and Red Rocks Amphitheater, City & County of Denver! https://www.redrocksonline.com/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FOR WHAT?

Van Ting 覺得厲害。
9月27日

明天就是教師節了。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
就令我不得不想起
勞動節和軍人節...
我有個同事,
名師、明師傻傻分不清楚,竟然在打掃時間,把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從各班召集到資源班來,指導這些孩子做打掃工作,從掃地、拖地、提水擦桌到垃圾分類回收,她從來不在乎頭銜還是長官的眼光,默默地享受自己與孩子們的相處時光。
她的快樂不用來自什麼節,因為她的心中有千千節,圍繞著她與那群幸福的孩子。
補充說明1:各種敬師活動只是消費行為,忌輕舉,勿妄動!
補充說明2:某銀行說~老師辛苦了,只要完成任務,就可以獲得敬師好禮...!?
以上是我寫於教師節前夕
  

「飛雪連天成絶響 笑書神俠留人間」
   「先生不會走遠,武俠永存世間」
    「金庸小說,天下第一,古今中外,無出其右」
     「天下無雙,不朽若夢,金庸笑傲,武俠巔峰」
     一位斯文、認真、投入、負責的人
 帶著世人的不捨與哀戚,
 金庸先生今天離世了,
 "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現在的孩子鮮少能體會
 課外讀物的精妙之處
 又或者是其中人物的妙語如珠
 鈴聲閃光來的又急又快
 催趕著下一條訊息從螢幕跳出來
 行萬里路勝毒萬卷書
 已然不及估狗大地圖

 


 人生在世
 回首過去才發覺短暫
 天地之間
 我們是否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
 孩子又真正需要什麼呢?
 是課綱?是成績?還是笑顏?
 < 希 望 妳 懂 我 的 明 白 >
這個孩子也無法逃脫
改來改去考試第一的枷鎖
但是 至少他清楚自己的夢
一起來享受片刻囉
(這次不需考慮版權 你懂der)

2018年3月11日 星期日

POWER STATION!?


<18以下的加法>單元教學分享

雖然我不能拯救地球,或是解決兩岸問題,但是
總還有些熱情與態度,原本
這是要寫給家長的,順道放上這兒...

單元目標就是要學生熟練不進位的加法計算(當然包括列式),以利接著後來的進位加法或是二位數的直式加法計算。
    但是按照課本的編排,先出現的是3個數字的連續加法,例如8+1+2,目的在於教學生利用前一單元<10個一數>的概念,先找出8+2=10,然後再用10+1=11來計算出正確答案,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是把簡單的步驟變複雜了,如果孩子已經具備10以內的加法計算能力,那麼按步驟一樣可以先算出8+1=9,然後9+2=11的正確答案;一定要孩子先找出哪兩個數字加起來等於10,我認為是不需要的!
(反之,孩子如果能夠先找出兩數之和為10的策略,是不是也應該不需要特殊教育了?)

    要教孩子熟練的,就是如何將9+2=11用簡單迅速的方式計算出答案,所以以下2點必須在家多多練習:
1.       熟記120的序數,連續數(8唱數到20)和接續數(14的後面是多少?)都應該要熟練。
2.      用手指頭比出110,要能夠很快地數出爸媽比出的手指頭是多少?也要能很快地比出爸媽說出的數字!
接著在學校要學習的策略就是~
按照題目的意思,先將算式的第一個數字放在心裡(列式計算的過程會教孩子畫一個來表示),加號(+)後面的數字用手指頭表示,因為本單元的數字都不會超過10,因此用手指頭協助計算是相當適當,又可以讓孩子得到視覺提示,舉例來說:
題目 7+3=?  步驟如下:
Œ 先讀題 73等於多少?
 一隻手把7放在胸前/心裡(在學習單或題目的7下方畫一個小Y)
Ž 另一隻手用手指頭比3 (代表8910)
 從放在胸前的手開始數7,然後依序點數手指頭8910
 嘴巴說出10,然後再寫下10
其實...我希望用這個方法教一年級的孩子計算,希望能成功!
最後依慣例選出一首歌來配搭
這首歌獲選的理由是
團名
聽聽看看囉
The official promo video for 'Some Like It Hot' by The Power Station. The Power Station was a supergroup featuring Robert Palmer, John Taylor and Andy Taylor from Duran Duran and Tony Thompson from Chic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DO WHAT IS RIGHT, NOT WHAT IS EASY

整個腦子都迴盪著崔健的歌曲
我簡直沒有辦法專心
好好地找出鍵盤上的注音在哪裡
偶然間聽到<混子>這首歌
才又把崔健拿出來複習一遍
這次一聽才驚覺
20年前的他的歌
竟早已預言未來...


既然聽的是他的歌
我實在憋不住要對<混子>歌名笑出來了
根據教育部字辭典的說明
「子」的解釋有許多
其中包括
對男的美稱,多指有學問、道德或地位的人。如:「」、「」。
不管是哪一種解釋...
崔健把東混西混的人集成一類  稱作<混子>
諷刺大多數的我們
又或者在反省自己
這麼一個稱呼    呵呵
怎能讓人不豎起大拇指?

                            

文章的標題
摘自板橋區忠孝國中某位學生的教師節海報作品
記得國中的時候
導師也是要求大家輪流
每天在黑板上寫一句勵志的話
行至水流處 坐看雲起時
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日之計在於晨
等等都是
為什麼用這個標題呢?
因為要對官僚制度的不滿抱怨啦...


今年的小一新生當中
有一位孩子
還沒有語言能力   連大哭的時候都只有表情眼淚  沒有哭出聲音
還沒有自理能力   在教室尿溼褲子也沒有覺得不舒服或求助   繼續走動玩玩具
                               掉在地下的食物馬上撿起來再送進嘴裡
還沒有互動能力   對於周遭的聲音和同學毫無反應   對他人說話或行為都不感興趣
還沒有學習能力   沒有上課下課的概念   更別說運筆或是注音和數字了
此外
從小到大完全沒有接受學習或是早療經驗
家長表示"原本希望今年讓孩子就讀幼兒園  誰知道竟收到入學通知了?"
從進校門到放學離開
孩子需要全時的助理人員
協助參與課堂學習、減少拍手走動的干擾行為、如廁的訓練、保護安全和轉換教室等等
孩子需要他一看就是屬於我們特殊教育的服務對象
學校也立即要求家長讓孩子接受醫療復健
並且申請特殊教育鑑定安置
.                                           
                                              - - - - - - - - 鑑定安置進行中 - - - - - - - -
心評老師建議孩子就讀特教班
師生比與教學方式會於孩子的學習比較有利
家長認為在普通班(+資源班)已經很好
不願意特教班的安置建議
有經驗的特教老師都知道
家長如果不同意心評老師的建議
特教中心就會安排家長與心評老師參加鑑定聯合安置會議
由在場的教授、醫師、社工師、治療師與教育局代表
和家長、心評老師共同評估討論
最後議決對孩子最適合的教育環境
就是因為這個孩子
在學前都被忽略
在家庭也缺教養
所以我才需要聯合安置會議評估
可是
竟然是抱怨  一定有可是
教育局的傳真通知是
<該梯次非議決安置特教班個案梯次>
所以這孩子就被依照程序
維持現狀了
要評估是否進特教班
請按照重新安置的程序來辦...
(重新安置是指經鑑定安置後不適應的學生再安置...)
(可是我說了...這孩子根本沒鑑定安置過啊啊啊啊!)
程序是冰冷的
人卻是有溫度的
這就是我討厭的官僚體制
不去關注孩子的需求
卻用程序來堵我的嘴
我反問
如果今天這個孩子
是罹患白血病需要化療的學生呢?
是全盲又沒有行動能力的極重度身心障礙學生呢?
還是依照程序只能在普通班嗎?
當然不會!
(以上兩個例子都是實例)


不知得罪過特教中心多少次
可是我還是堅持
DO WHAT IS RIGHT, NOT WHAT IS EASY
當官就要擺出GUTS
而不是位子啊
所以當今年又被推選參加
優良特殊教育人員(特教教師類)選拔後
校長問我應該沒有問題吧
我笑笑地在心裡想...
教育局覺得我很有問題
而我對高層也覺得這樣



別跟我談正經的 別跟我深沉了
如今有錢比有文化機會多多了
誰說生活真難 那誰就真夠笨的
其實動點腦子繞點彎子不把事情都就辦了
就是這<混子>
搞成這樣子
得過且過好受難受   反正不是我
上學放學哭過笑過   日子一樣過
就像嚴長壽總裁說的
「無一不知  無一能改」
唉...不說了
找崔健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SLxxxDF5E&index=6&list=RDJZQlKwcLce8
發佈日期:2008910
Cui Jian 2006 Unplugged Live at Beijing.
類別    音樂
授權   標準 YouTube 授權















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IT'S MY LIFE!

《是猴不是兔,是魚不爬樹!》
學校的願景改這個好不好?...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此圖為同窗摯友的女兒國小三年級時的畫作
你接納兔子不需要像猴子在林間擺盪,
所以你不要求那條魚一定得爬到樹上。
那是過程或是環境的調整...
你能鑑別出猴子和兔子,
靠的是教師專業...



但是能
知道猴子、兔子和魚的不同,
營造能滿足個別需求的學習情境或角落,
我保證你做不到!
當然我也做不到!
跨專業才能做到。
.....看完一些新生資料有感而發...


有人問說
那是誰來決定是猴還是魚?
我回答說
不是決定 而是看見...
接著就來看看這個會不會爬樹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dAvVZ9B5M
Lip Sync O'Tingson Junana
授權:逮就補

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GOOD GRIEF

有位同事問我
卸下特教組長的行政工作後
有沒有比較輕鬆?
我想
我只是忘記以前的辛苦而已
我們一直都是
不是嗎

就連偷懶也要機關算盡的自己
做什麼工作都一樣
所以從來不輕鬆
卻也容易變輕鬆
端看
態度站在誰那裡

今年有幸
接了一位實習老師
我想她應該會是
我教學生涯中
唯一指導的的實習老師吧
(連老師 別再叫我師父啦)
因為說指導 實在太沉重
希望不要耽誤她才好啊

有沒有一種擔心
叫人可以放心?
有沒有一種心情
像藍天沒有白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WCB3hpJDXM
類別    音樂
授權    標準 YouTube 授權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ENJOY WHAT YOU DO

前天帶著學生到台北偶戲館進行校外教學
這次是以資源班老師的身分出去
事前深怕準備不充分
擔心東 擔心西
幸好都有很棒的夥伴在一起
壓力減輕一大半
 到了捷運站
我仍像以前一樣
帶著男生去廁所
這回有一位四年級的小憲
他卻看著洗手台鏡子裡面的我說
「 都一把年紀了  丁老師  你上廁所還要我們陪唷?」

稍後在看偶戲表演的時候
我坐到阿禎旁邊 請她不要講話
(她其實比較像在發表意見... 開心的意見)
他的回應是
「丁老師  噓   安靜  這樣沒禮貌 」

孩子們的笑容和自信
彷彿在肯定老師們的用心
校長說能擔任教職是種福氣
我倒覺得大家應該樂此不疲
難題到哪裡都有
時光卻不會停留
認識自己 越早越好
健康 家人 工作 朋友
ENJOY WHAT YOU DO
才不枉菩提這一遭

Wham bam I am, a man
Job or no job, you can't tell me that I'm not
Do you, enjoy what you do?
If not, just stop don't stay there and rot
越來越多人告訴我們
成功的標準不必是 財富 名車 學位 或是 成就
而是一天24小時當中 你真正擁有多少分鐘?
WHAM是我從高中就喜歡的合唱團
主唱GEORGE MICHAEL在幾天前的聖誕節
離開人世
美國的娛樂頻道曾經這麼描述
He's been every lady's man
before he became every man's lady.
不論是帥到翻的轟時期
還是勇敢出櫃的做自己
他轟轟烈烈的擁有此生
帶著FATHER FIGURE  去KISSING A FOOL
在LAST CHRISTMAS時  奔向 FREEDOM
僅以兩首歌向他致敬

一首是兒子在雙和醫院的鋼琴志工演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nFkIR24JaU&feature=youtu.be

一首就是WHAM的正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yHQgiem8c&list=RDBsyHQgiem8c
授權         標準 YouTube 授權
音樂           Wham Rap! (Enjoy What You Do?)」,演出者:Wham! (iTunes)

精選文章

WHO ARE WE?

生命竟美好   為何不折腰 薄弱的情感 原來只在 文字和節奏之間 起伏翻騰 燈也明   佛也行 新生命之後 再見  God, tell us the reason youth is wasted on the young It'...